各党支部、团支部、社团: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号召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鼓励大学生争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榜样,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根据《关于征集2019年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项目的通知》(校青字〔2019〕22 号)文件要求,现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年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项目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2016、2017、2018级全体学生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重点,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助学、禁毒、防艾等为发力点,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团队深入农村、深入艰苦边远地区、深入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农村基层,开展各类政策宣讲和科技扶贫工作。
三、项目选题类别
1.理论普及宣讲行动项目
重点在学生党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骨干培训班学员和学生理论类社团中招募组建实践团队,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广泛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积极宣传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2.国情社情观察行动项目
一是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事业单位,聚焦社会民生,调查了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关注民众生活状况,就教育公平、就业状况、收入差异、住房保障、医疗养老、食品安全、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观察调研;二是通过开展民风、民俗、语言文字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全社会倡导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三是开展寻访优良家风家训调研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
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
一是结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鼓励结合专业特色和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开展相关技术培训、科普讲座和先进技术、理念宣传推广等活动,为农民“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提供指导;二是走进革命老区、农村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调研活动,鼓励以市场投资和社会效益为导向,结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展多形式、多种类的科技创新实验、创业现状调查、创业实习实践等活动。
4.关注民生志愿公益行动项目
一是关注民生发展,以“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志愿公益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二是重点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乡(镇)、村、社区开展教育关爱志愿公益行动,以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为重点,组织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孝老爱亲等活动;三是艺术专业学生或文艺类社团组建团队,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社区、乡镇农村开展演出活动。
5.美丽中国实践行动项目
围绕美丽中国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意识,一是深入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雾霾治理、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废品回收、节能减排、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传、社会调查研究、环保公益实践等活动;二是深入学校、社区、街道、农村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普及禁毒防艾知识,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禁毒防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6.“壮丽七十载·建功新时代”项目
重点围绕庆祝祖国七十周年华诞,号召青年学子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风雨历程,深入周边社区、乡镇农村,关注家乡在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城市基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开展常识宣传普及、爱心医疗、艺术创作、惠民展演、法律援助、自护教育、学业辅导、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增进对家乡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为家乡建设提出可实施的建议。
四、项目方案要求
1.方案内容
基础信息(名称、类别、时间、地点、人员组成);实施方案(选题的意义、主要内容与目标、线路安排、预期效果)、附件(安全应急预案、经费预算报告)。团队名称统一格式为:赴***市/县***(活动内容)实践小分队,项目名称不超过15字。实践活动的主题应立足实际,从小处着手,切勿空泛。
2.设计原则
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任务明确;形式新颖,视角独特,设计合理;思路清晰,计划周详,可操作性强;与所学专业结合紧密的项目优先予以立项。
3.实践时间
一般为7月、8月,实践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
五、项目申报与评审
1.组队报名
团队以队长所在班级报名,可设指导教师1-2人,队长1名,实践队员5人,可根据团队工作需要跨学院、专业、班级组队,名单确定之后,不能更改。请团队队长加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交流QQ群:770512594,学生会实践部联系人:易瑀1184598457@qq.com。
计协、网协、创客、青协、党支部必须根据实际,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彰显社团专业性和党员先进性,可以直接从社团、党支部组队报名。
2.申报材料
各团队向所在班级递交《附件1: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项目申报表》和PPT答辩演示视频(可以用录屏软件制作,要求主流媒体格式,声音清晰,画面清楚,时间不超过3分钟,大小不超过100M),提醒:PPT答辩演示视频主要说明做什么、怎么做、是否完成对接联系、人脉优势、报纸电视媒体报道优势、地域优势,讲专业特色体现、创新性、预期效果和安全措施。申报表和PPT答辩演示视频打包压缩,压缩包命名格式为“项目编号-队长班级-队长姓名-学号”,例如软件181班崔浩强同学申报了理论普及宣讲行动项目,其压缩包命名则为“1-软件181-崔浩强-2018211220”。
3.班级汇总
请各班级收齐班级实践项目申报材料,汇总填写《附件2:2019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项目申报汇总表》,并于5月18日下午17:00之前将班级实践项目申报材料和汇总表发送至实践部易瑀同学QQ邮箱:1184598457@qq.com
4.学院评审
院团委将组织相关评审人员对申报项目方案分类别进行评选,主要从人脉优势、媒体报道优势、专业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考量(PPT答辩演示视频很重要)。如果项目评审存有异议,学院将另行安排PPT现场答辩。评选出2019年校级立项团队15项,院级重点项目20项,院级一般项目若干(视申报情况定)。
对于已经获得有关单位和学院老师重点支持的教学科研项目,学院将给予优先立项。获评院级及以上立项的团队,要求全体队员本人签署《滁州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安全责任告知书》,并上交院学生会实践部。
六、其他说明
1.校团委统一给校级立项团队制作队旗1面,服装5套。
2.院团委统一给院级立项团队制作条幅一面,服装若干。
3.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向院团委提交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及实践照片、视频等资料,院团委组织相关评审人员进行答辩评比,拟评选优秀实践团队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现金奖励(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未按照申报方案开展实践活动的、或敷衍了事的将取消立项资格,并给予严厉处分。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2019年5月8日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吴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