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概况  建设思路与规划
建设思路与规划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及产学研合作为支撑,以工程能力、职业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自主学习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与促进,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努力完善分层次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支稳定
的、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整合现有实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使实验中心功能和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立更加完善的开放实验教学环境,促进实验教学改革,使其满足学校专业与学生规模不断发展的需求。
    (1)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仪器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物联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
按照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需要,依托能力提升计划、中央财政专项基金项目、振兴计划和学校固定经费的投入,以及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对实验环境进行整合,建成功能完备、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联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针对当前国内市场上物联网实验设备封装性相对较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等不足,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所需硬件设备,组织技术攻关,自行研制一批智能家居开发平台、老人健康照护系统平台、RFID智能超市系统平台等; 
    (2)进行物联网方面实践教学的改革,继续完善实验实践课程建设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实验项目与实验方案的设计,设计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与创新意识,继续在本科生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推动创新创业的深入开展。
在自制仪器设备的基础上,紧跟物联网发展新趋势,陆续编写物联网关键技术课程的实验教材,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健康照护、农业物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RFID识别技术等,根据应用型物联网人才培养的需求,精选3至4门专业主干课程,编写相应的教材,包括物联网工程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等。争取成功申报2-3部省级规划教材,努力申报1-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构建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常规实践教学环节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并完善实验课程、学年设计、大学生实践与创新项目、职业技能训练及IT职业交际与礼仪训练等实践教学内容。深化校企合作,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3)培养引进并举,强化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探索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投入实验与实践教学工作,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暑期学校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物联网系统开发与实践教学能力。实施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及学历和职称。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与管理机制,促进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柔性引进、校企多方合作组建一支由企业技术与管理专家组成的高水平的兼职实验教学队伍。
    (4)完善学生自主研学创新实践体系
继续完善暑期学校、大学生创新与实践项目、学科专业竞赛等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及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以学生科研兴趣为主导的自主研学创新实践环境,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自主研学和学科创新竞赛学会做研究、提高创新能力。
    (5)全面推进中心开放,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心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管理,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创造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建立实验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完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实验设备运行维护的软硬件保障措施,实现实验室全方位开放管理,以满足学生自主研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