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开展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认知实习

作者:赵欢欢发布时间:2025-05-16浏览次数:13

为深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对行业前沿技术的认知,拓宽学术视野,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近日,计算机工程系组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4级学生前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运动与健康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认知实习活动。本次实习以“智能健康科技与计算机应用”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专家报告、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健康大数据等技术在运动与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健康检测与健康促进产品展示区,近距离体验了先进的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括营养代谢测试仪、心血管功能测试仪、肺功能检测仪等无创生理参数检测设备,智能运动监测评估平台,以及个性化康复训练系统等。这些技术融合了柔性力敏传感技术、嵌入式系统、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算法,展现了计算机技术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式,对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创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随后,研究中心丁增辉研究员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医学大模型的发展及趋势》的专题报告。报告从生物智能、人工智能、大模型等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专家重点讲解了人工智能的起源、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关系,人工智能在智慧健康领域的行业应用,以及团队发布国内首个健康决策大模型IIMedGPT-34B的历程。并展望了未来“AI+健康”的发展方向。同学们就“医学大模型如何与嵌入式设备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进入智慧医疗行业?”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了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方向。

在座谈环节,研究中心的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负责人从行业需求角度,分析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他们指出,嵌入式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健康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旺盛,建议同学们在校期间夯实编程基础,同时关注跨学科知识(如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的学习,并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和项目开发,以提升竞争力。

本次认知实习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在健康科技中的前沿应用,还帮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到计算机专业的广阔发展空间。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增强了专业认同感,未来将结合自身兴趣,在智能硬件开发、医疗AI、健康大数据等方向深入探索,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技术力量。

此次认知实习活动圆满结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学习机会,也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推动计算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




通讯员:汤化宇;初审:马丽生;终审人:吴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