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平台与服务社会
本团队是以信息学院大数据与云计算团队为基础组建而成。团队位于信息楼x408房间,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在读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学生10人。主要面向农业、林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以遥感、物联网等数据为支撑,基于云计算、高性能计算、数据挖掘、图形图像处理、社交网络等理论和技术研发卫星数据应用软件和系统。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面向行业应用的云计算、边缘计算基础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如,能耗、资源调度、存储、大数据处理;②图形图像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如,深度学习理论与技术、图形图像的并行处理技术;③卫星数据应用软件和系统研发。如,智慧城市之智慧交通、餐饮、城建、环保。
近年来团队开展的承担的部分项目
1.卫星数据采集、分析及仿真在线服务系统
中科院遥感所合作项目,主要实现卫星飞行轨道、过境区域、过境时间、数据采集结果等的仿真与分析。
2.卫星仿真:面向应用的在线航天遥感仿真系统
创建并配置场景→选择场景→点击“载荷组网”→设置相关参数→提交并调用覆盖分析算法→在WorldWind上绘制卫星轨道及覆盖区域→返回覆盖分析结果;
3.卫星仿真:基于高性能集群的遥感数据处理
围绕遥感图像仿真和多星多任务的组网仿真开展集群计算系统的优化改造研究,研发了一套面向遥感数据处理的高性能集群计算系统。该系统提供了遥感数据处理、算法模型统一组织和管理、定制数据处理流程、节点和作业状态的实时监控等功能。
4.数字化三维地面场景建设项目
中科院遥感所合作项目:构建高精度数字化三维地面场景,为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及旅游推广提供服务。
5.基于高分遥感数据的农情检测服务系统
基于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实现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涨势及产量的分析与评估,为现代精准农业提供服务。
二、科研促进教学案例
1.招收学生参加项目实践
定期招收学生参加团队承担的项目,将学生学习到的课程知识(例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应用开发等)应用于项目实践当中,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指导学生参加双创以及学科竞赛
团队中多位指导教师获得学校聘任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其中团队成员陈海宝被评为滁州学院2016年度“创新创业教育优秀组织工作者”。
在团队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在参加项目实践期间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参加双创以及学科竞赛,并奖20多项。
部分获奖名单
指导赵智永、王耀、李超文,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二等奖
指导黄林晴、陈宽、周晓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三等奖
指导蒋文斌、李修静、李彦奇,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优胜奖
指导朱振、汪伟、郝泽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优胜奖
指导陈文、程若红、付萍萍,中国机器人大赛,省赛三等奖
指导汪静伟、谈世赞、朱赛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省赛三等奖
指导赵钰、吴鑫、汪芬,中国机器人大赛,省赛三等奖
指导程涛、赵钰、郝泽康、钱启敏等,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东赛区一等奖
指导任丽军、黄林晴、阚开放等,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
指导黄林晴、郭国阳、高文宇,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三等奖
指导陈金鹏等,中国机器人大赛,国赛三等奖
指导孙雪峰、王磊、谈世赞,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省赛三等奖
指导黄林晴、高文宇、郭国阳等,安徽省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优胜奖
指导谈世赞等,安徽省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三等奖
指导《勿忘我-面向儿童安全的智能辅助系统》,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
指导李婷婷、汪云飞、刘旭东、李丽、刘祥,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三等奖
指导桂宝、惠鑫玉、张晓洁等,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二等奖
指导李道志、陈思杰、齐长虹、陈勇杰、张莎莎、张慢丽、胡遵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省赛特等奖
指导杨荣康、余梦涛、金文韬等,中国机器人大赛,省赛二等奖
指导孙雪峰、梁安、孟晓光,中国机器人大赛,省赛三等奖
指导窦允冲、王爽、胡自强,中国机器人大赛,省赛优胜奖
指导追猎者队,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省赛优秀奖
指导黄林晴、郭国阳、高文宇,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
指导谈世赞、桂宝、陈蕾,中国机器人大赛获国赛二等奖(谈世赞、洪德旺、晋志勇,省赛三等奖)
指导黄晶等,滁州学院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三、对教师培养
经过项目的锻炼和团队的培养,团队成员中先后5名教师外出攻读博士学位。既为学校培养了人才,也为团队壮大了实力。
陈海宝,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黄晓玲,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在读。
王汇彬,解放军理工大学博士,在读。
谷胜伟,上海大学博士,在读。
戴志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在读。
赵瑞斌,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