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奋进的五年】信息学院:党建引领促发展,立德树人谱新篇

作者:吴豹发布时间:2018-06-30浏览次数:823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开拓奋进,砥砺前行,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五抓”并力,党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抓思想建党,强化理论武装。信息学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工作实践。学习要求上,做到中心组带头学习、深入思考,与谋划学院发展相结合;院领导示范学习、以学促做,与效能作风建设相结合;普通党员规范学习、增强党性,与“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学习内容上,做到学习党章党规与学习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相结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高教发展形势、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开展红色教育与开展廉政教育、国情教育相结合。学习形式上,做到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传统学习与电化教育(新媒体)相结合,辅导报告与参观考察相结合。

  

  

抓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规范设置党支部。信息学院按照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要求,设教师、学生党支部各4个。将滁州市计算机学会党支部挂靠大学计算机教研室党支部设立,探索社会团体党建工作新路径。在南京技鼎软件公司成立实习生临时党支部,为实习生党员规范组织生活、更好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配强党支部班子。按照党性强业务精素质好的要求,配好党支部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标准化建设。以达标提升为抓手,以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为着力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严格党员发展,强化党员教育,加强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

  

抓载体拓展,凸显自身特色。开办网络党校。依托本院开发的“安徽慕课”平台,制作党课慕课课程,开办网络党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线培训,探索“互联网+党建”新路径。组织党员订阅“共产党员”“安徽先锋网”“安徽纪检监察”两微一端,利用新媒体加强学习。组建党员社群。学生党员利用QQ群,每天发布“党史上的今天”和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等内容,强化党史和思想教育。成立大学生党建联合会,加强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管理与服务。建立实践基地。在岳西县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滁州市精神病院建立大学生党员实践基地。加强党建研究。近年来,获批学校特色党支部研究项目立项6项,其中“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机制探索”等3项目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抓作用发挥,展示先锋风采。教师党员为人师表,立足岗位作贡献。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立德树人。近年来获评校级师德标兵3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人,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校级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9人;3人上榜学校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全校20人);3人晋升教授、10人晋升副教授。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定期开展“党员教师进公寓”活动,与学生促膝谈心,开展学业辅导、发展指导、人生引导。学生党员模范带头,示范引领促学风。学生党员活跃在学风督察、班主任助理等“党员先锋岗”上,示范带动广大同学积极投身学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平均每年有120多支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其中校级团队10项左右;生均每年参加各类学科竞赛1.18次,五年来获省级以上奖项464项;五年来获批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3项,8个创业团队入驻市、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全校首届“十大创新之星”评选,信息学院4人入选、1人获提名奖;全校首届“五大创业之星”评选,信息学院1人上榜;另有千余人次在各类文体比赛中获奖。

  

  

抓廉洁教育,确保风清气正。履行好“一岗双责”。学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其他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做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两不误、两促进”。制度性扎紧“笼子”。学院坚持党政联席会议、院务工作例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规程,确保用制度管好权力、用好权力,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倡廉机制。把控好重点环节。对于设备采购、项目经费管理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管,严格把控。2016年学校接受省委巡视和经济审计反馈,信息学院没有1项违规行为发生。针对性加强教育。组织党员参观滁州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安徽好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扎实开展“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强化《准则》《条例》学习教育,增强党性观念,树牢“四个意识”。教师学习黄大年,争当“四有”好老师。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文明青年。  

“四措”并举,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增强

引育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事业的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学院上水平发展的“瓶颈”。为此,信息学院一方面积极争取学校政策支持,通过“柔性引进”“任务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方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做到“一人一策”;另一方面立足自身,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大培养力度。目前,信息学院89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7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硕士、博士76人,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了帮助教师成长,信息学院凝炼、打造了五个应用研究领域,组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余涛教授主持的“国产军民卫星星群数据综合处理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团队,成功入选2018年安徽省高校人才团队;陈冬花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陈桂林教授被评为安徽省教学名师,被聘为安徽省物联网应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赵生慧教授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另有3人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20多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坛新秀等。

  

中心突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活动。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2个、安徽省特色专业2个、安徽省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点1个、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1人在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人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全校微课大赛中分获一等奖。信息学院积极开展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研究,先后举办了“两岸MOOCs平台及课程共建研讨会”、“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教学研讨会”,牵头建设了安徽高校MOOCs平台,制定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典型示范课程方案,《大学计算机基础》等4门课程获批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2017年,信息学院成为安徽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工作组组长单位,在全省高校信息化课程平台与课程资源共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课程开放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与示范作用。

  

强化科研,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为此,信息学院在加强教师自身能力培养的同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赴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努力提升教师应用型能力,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五年来,有42人次挂职锻炼,20人取得相关行业或职业资格证书,37人认定为“双能型”教师,51人次赴国外学习培训。他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意见》,围绕健康照护与居家养老、消防物联网与公共安全、卫星数据应用、农业物联网与农业信息化、学习科学与校务分析等五个领域组建科研团队,制定建设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定期开展研讨,提升科研水平。五年来,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安徽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2项,承担各类横向项目83项,累计科技到帐经费1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70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34篇;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38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分别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技术”被规划为首批硕士学位建设点。

  

 

开放办学,拓宽国(境)外合作渠道。信息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科大讯飞、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南京技鼎软件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所、安徽受恩智慧养老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班、行业/产业学院,与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与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台湾受恩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实验室,与杭州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创新实训平台,与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蓝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北京中悦鸿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等更多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信息学院2014年与台湾淡江大学资讯工程学系联合发起成立了“皖台物联网中心”,每年举办一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期“皖台大学生物联网技术暑期学校”,与台湾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皖台教育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另外,信息学院还从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聘请了一批高水平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每年遴选优秀学子送赴美国、英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地高校交流学习,先后接收了50多人次的台湾大学生来院开展短期项目研究与交流学习。

“三课”并育,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第一课堂:课程化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学院依托信息学科优势,通过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将课程化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为大一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帮助新生巩固专业思想,把握发展前沿,明确努力目标,认清就业方向,增强学习动力。为了提高站位,增强教学效果,学院院长、副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亲自授课,还邀请台湾淡江大学张志勇教授、中国科学院孟庆岩研究员、江苏大学朱娜教授等校外专家和台湾程曦信息集团总经理张荣贵、UMLChina首席专家潘加宇等企业IT工程师为学生授课,起到了较好效果。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强化“课程思政”思维,把国家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云计算”“大数据”战略融入专业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设“双创”相关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为学生设立了10个“双创”学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教学深化教学改革,进行集中备课、分专题上课,提升教学效果。在学校聘请的创业导师队伍中,信息学院有近10名教师入选,成为受聘创业导师最多的二级学院之一。强化实践教学。IT行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为此他们大力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验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开设校企合作班、卓越工程师班,将课程设计、学年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融入项目实训。加强SYB培训。为了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他们还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国家人社部门开展的SYB培训,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熟悉创业的各个流程,以便创业学子获取国家政策照顾最优化。

  

第二课堂:活动式创新创业训练。信息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倡导全员参加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在此基础上遴选优秀学生加入老师的项目团队。“普及型”创新创业训练。依托大学生创客协会、计算机学会、网页设计协会等三个专业型学生社团,常年开展创客沙龙、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各类普及性创新创业活动,让有想法、有创意、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同学们聚集到一起,开展活动训练,进行头脑风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学校、学院的支持下,创客协会打造的“滁州创客空间”成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重要活动场所和亮点之一。“项目型”创新创业训练。他们在企业的支持下设立了“双创”基金,自行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大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和创新创业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科研开发、组织管理、团结协作能力。五年来,获批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73项。《智能监控》、《基于物联网的爬山猪生长监测与猪肉溯源系统研究》、《基于BIM的火灾应急模拟系统》等项目从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做起,不断深耕开发,分别获得了安徽省科普创新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安徽省赛特等奖、全国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等具有高级别含金量的奖项“竞赛型”创新创业训练。他们专门设立了学科竞赛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日常事务,通过搭建“学院—校—省—国家”四级学科竞赛平台,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通过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朱泽州等同学组成的EviMarker团队不畏赛事级别高、难度大,凭借作品“高速激光雕刻机”一举夺得第二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为清华大学学生团队)。王永强等同学在2018年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三课堂:模拟性创新创业实践。基于课堂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平时的创新创业训练,信息学院因势利导,强化模拟性实操,推动学生在生产一线“干中学”。强化工程实训。紧扣毕业实习环节,强化工程实训,提升学生工程能力。通过考察洽谈,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合肥等地建立了30多家实训就业基地,实现了毕业生百分之百集中实习,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为期半年以上的工程实训。在学校信息中心、物联网中心设置了50个学生开发员岗位,面向全院学生公开招聘。为每一个学生开发员提供工作台,安排工作任务,让他们在校期间就接受社会企业的模拟实训。鼓励创业孵化。对于有明确创业愿望、有技术项目、有可行论证的同学,老师们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申报创业孵化项目,系统地接受创办和管理中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创业实战技能。2016年来,13个项目入驻市、校创业孵化基地,入驻滁州市创业孵化基地的项目数居全校第一。扶持初创企业。信息学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设备、场地等条件保障,提供教育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渡过企业初创期,提高初创企业存活率,帮助新企业健康成长。2014级学生周新国自大一下学期就产生了创业梦想,在校期间注册了滁州新德音软件有限公司。在学院的支持下,新德音公司迅速开发并上线了安徽省首套“高层建筑消防综合安全治理系统”,并在滁州市成功普查了2033栋高层建筑,建立了“一楼一册”整治工作电子台账,系统接入到滁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可为高层建筑火灾出警导航提供服务。近五年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共计28位同学成功创业,成为法人公司进入市场搏击。

invisible

终审人:吴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