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仰对话】《知青岁月》读后感

作者:文育胜发布时间:2017-11-06浏览次数:745

自从这本书上市,我花了我一个月的零花钱买了这本书,日以继夜的看完了这本书,不出两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掩卷沉思,久久不能平静,思想和精神着实被深深地撞击到了。回顾整本书,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的七年知青岁月里,始终没有放弃三件事,那就是刻苦学习、为村民办实事、坚持入团入党。在大西北黄土高原条件最艰苦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年仅15岁的习近平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四大关”,由北京高干子弟蜕变成真正的农民,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挑灯夜读,还常常要忍受吃不饱饿肚子的煎熬。在那个人人都为烧柴、吃饭、穿衣发愁的年代,习近平带领村民改天换日,与天斗与地斗,建沼气、修淤地坝、办夜校、打水井、开磨面坊、办铁业社、办缝纫社,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村民生活。苟富贵,勿相忘。1993年时任福建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兑现了常要来看望乡亲们的诺言,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们还给村民家家留下了名片,让乡亲们有困难来找他。在福建,习近平自己出钱治好了吕候生的腿病;为村民的苹果销售谋出路,为梁家河村通电想方设法。正如当年他离开时说的那样:“我人虽然离开了梁家河,把心却留在了梁家河。”

伟人自有不平凡之处。由当年的村支书到现在党的总书记,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习近平总书记自己一生吃苦、克己、好学、为民的必然。返京上学后,习近平又有了更好的前途,但他反而放弃了看似更平坦舒适的道路,下沉到基层,沉至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7年的知青经历让他真正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贴近了人民,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的疾苦和人民的期盼。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来源,是十八大以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目的所在。

整个采访实录中,最为打动我的除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干劲和闯劲,还有他一直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当年他从北京带来的两大箱子书给接待知青的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再就是每个人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住过的窑洞,第一影响是“窑洞里到处都是书,地上、炕上、褥子上全是书”,在没有电仅靠煤油灯照明的夜晚,习近平常常苦读深思至凌晨,鼻子和脸经常被熏黑,第二天照样要下地干农活,农活间歇还抽空看书。难怪总书记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时,明确提出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在电视中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场合的讲话,可真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妙语连珠,正如当年梁家河村民所说:“听习近平讲话,能把人听憨了。”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梁家河7年艰苦知青岁月这本无字的大书中,习近平不仅学会了“吃得苦中苦”,还学会了如何与人民融洽相处,更让他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中国国情,读懂了中国共产党。正如网民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苦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新的伟大斗争中确立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重大国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

看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立即做了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怀着久久难已平静的心,写下了此读后感。第二件事是:在学习中,以更加严格的标准约束自己,向更高的一层进步,为自己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固的基础。


终审人:吴豹